搜狐娱乐专稿(林真心/文)陈都灵与周翊然的“平番”风波尚未平息融资融券杠杆交易,花粉们选出的二番男主再次引发争议,登上热搜榜。
在豆瓣的某小组里,关于“最想让谁当二番男主”的投票结果中,张若昀、易烊千玺、朱一龙、任嘉伦等男星纷纷榜上有名。这场投票看似是花粉们的自娱自乐,但更准确地说,这份名单像是某视频平台筛选出的S级男主演员名单。
这场看似粉丝自嗨的投票,却暴露了内娱的残酷现实:对男主的超高期待,以及粉丝群体的事业心,与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巨大脱节,令人感到近乎荒谬。
“花粉”焦虑症
展开剩余82%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份“梦幻男主名单”的含金量。
根据投票统计结果,在“85生”组别中,张若昀凭借着1959票的绝对优势高居榜首,朱一龙以742票排第二,任嘉伦则以534票位列第三。在“90生”组别中,杨洋、白宇、肖战等也出现在榜单上;而在“95生”组别里,邓为、张凌赫、吴磊、于适等人以超过450票的成绩跻身前列,王一博则以397票排名第十。
在“00生”组别中,易烊千玺凭借着1064票遥遥领先,远远超出了第二名王星越的354票。
按代际划分,最受花粉青睐的男主分别是张若昀、杨洋、邓为、易烊千玺;按票数排名,前十名依次为:张若昀、易烊千玺、朱一龙、任嘉伦、杨洋、邓为、张凌赫、白宇、于适、吴磊。
根据评论分析,花粉对男主的期望可归纳为以下三点:
首先是“实绩”——既要有知名度,又要有代表作品。张若昀凭借《庆余年》《警察荣誉》《鸣龙少年》等一系列爆款剧积累了大量粉丝,并被誉为“男频赛道第一人”;易烊千玺不仅是国民偶像组合的一员,还是唯一一位跻身中国男演员票房榜前五的00后,近期更凭借《狂野时代》成为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最年轻华语男演员。
其次是“硬件”——无论是演技还是颜值,如果两者兼具那是最理想的,若只能拥有其中一样,至少得有一项优于他人。杨洋因《我的人间烟火》遭遇争议,但清爽的颜值依旧能够赢得花粉的青睐;张凌赫虽然演技饱受质疑,但凭借出众的外形,依旧能借助几张撕拉片的照片登上热搜;白宇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帅哥类型,但扎实的演技与细腻的表演风格让他在粉丝中拥有极高的评价。
最后,或许连花粉自己都未曾察觉,他们选出的这些男演员都具备极强的招商能力,几乎都具备“单人过会”的潜力。张若昀、易烊千玺、朱一龙、任嘉伦、杨洋、白宇等人自然不必多说,吴磊从童星出道,并有爆剧的加持,邓为、张凌赫、于适等则是未来的潜力股,早已成为品牌商青睐的对象。
相较之下,目前活跃在荧幕上的一些男主却未能获得花粉们的认可。比如,刘学义虽然演技过关,但始终没有大爆剧集或代表性角色,且年龄上也不再占优势;丞磊凭借《云之羽》男二的角色开始受到关注,资源得以升级,但接下来待播的剧集大多为《锦月如歌》《成何体统》《与晋长安》等自带热度的IP,网传未来还将与白鹿、虞书欣搭档,但却未能跻身这份榜单。林一、李昀锐、曾舜晞、李宏毅、侯明昊等人,则只收获了寥寥几票,足见花粉们在选择男主时的严格标准。
这种高标准背后,反映的正是花粉们的“二番焦虑症”——他们既渴望剧集的质量有保证,又希望二番男主能够为作品带来额外的加成,提升剧集的观赏价值。
Part2:二番经济学
可惜的是,花粉所选出的这些男演员,接演二番的机会几乎微乎其微。
易烊千玺、朱一龙正忙于拍摄张艺谋的新电影《惊蛰无声》,根据近年来的发展,他们已经接触到了顶级电影资源。张若昀的续集系列《庆余年2》已播出,而《雪中悍刀行》《警察荣誉》的第二季仍在等待中。
并非这些演员绝对不会接二番角色,事实上,在《酱园弄》这部番位风波大作中,易烊千玺、李现都曾出演二番男主;邓为、张凌赫等则因在大女主古装剧中的表现,才被选为待爆演员。
问题在于,这些演员早已不再需要依赖“二番红利”。内娱男演员的“二番经济学”核心在于:通过在大女主剧中扮演二番角色,既可以规避扛剧压力,又能利用剧集和CP的热度迅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。这一途径一直是新生代男演员的重要上升通道。
然而,一旦他们通过一系列番剧积累了足够的成绩与人气,便会迅速升级为一番男主,迈向更高的职业发展阶段。例如,邓为通过《长月烬明》《长相思》等剧积累了大量粉丝后,接拍了男主剧《仙台有树》,并官宣了大男主剧《风月不相关》。这恰恰反映了影视行业的现状:优秀的女演员层出不穷,而能担任男主且不需要承担过多剧集压力的男演员却难得一见。
在经历了一番男主剧后,接下来便是更具挑战性的男频剧或正剧,寻找更多的转型机会;或者,选择大银幕,向奖项发起冲击。杨洋和朱一龙便是这条路径上成功的代表——杨洋已经在小荧幕赛道上积累了顶级资源,而朱一龙从电视剧到电影的转型,已取得显著成效。
张若昀的职业轨迹也非常清晰:凭借《庆余年》《雪中悍刀行》等剧集奠定了他在男频领域的“领军人物”地位后,他并未停滞不前,甚至在电影《从21世纪安全撤离》中的出色表现也为他带来了电影市场的成功。
这些例子都指向一个明确的现实:当演员通过一番作品积累了足够的实绩后,资源升级与拓宽赛道就成了必然选择。而且,演员的首要任务应是为角色和故事服务,而非为番位而演。
市场的规律决定了融资融券杠杆交易,顶流演员与二番角色之间,存在一条几乎无法逾越的鸿沟。而花粉们对“二番严选”的狂热,更像是一场对行业现状的无意识反叛。
发布于:山东省